11月5日,三大指數低開高走,截至收盤,滬指漲0.23%,深成指漲0.37%,創業板指漲1.03%,科創50指數漲0.23%。兩市超3100只個股上漲,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約1.87萬億元。
海南板塊漲幅居前,海南發展(002163.SZ)、海馬汽車(000572.SZ)、海峽股份(002320.SZ)、羅牛山(000735.SZ)等均大漲。
消息面上,11月1日起,海南離島免稅購物新政正式實施。新政核心調整包括:商品種類新增寵物用品、可隨身攜帶樂器2類,總數達47類;服裝服飾、鞋帽等部分國內商品可入免稅店免稅銷售;適用人群擴至離境旅客,享每年10萬元免稅額度且不限次數;島內居民一個自然年度內有離島記錄,可全年不限次購買15類「即購即提」商品。新政更好滿足了旅客多元化的購物需求,進一步釋放離島免稅政策效應。此外今年12月18日,海南自貿港全島封關運作也將正式啓動。
電網設備板塊集體走強,中能電氣(300062.SZ)漲19.95%,金盤科技(688676.SH)漲超18%,摩恩電氣(002451.SZ)、神馬電力(603530.SH)、三變科技(002112.SZ)均漲10%。
消息面,微軟CEO納德拉在與OpenAI CEO奧特曼日前共同接受採訪時表示,當前AI行業面臨的問題並非算力過剩,而是缺乏足夠的電力來支撐所有GPU運行。
東吳證券指出,將上修美國儲能2026年預計裝機76GWh,同比增近44%,數據中心相關貢獻34GWh。同時預計2030年美國儲能超350GWh,對應電池需求近500GWh。
光伏、鋰電等亦走強,阿特斯(688472.SH)漲20%,德方納米(300769.SZ)漲11.89%,龍蟠科技(603906.SH)、億緯鋰能(300014.SZ)、天際股份(002759.SZ)均大漲。
2025年四季度,鋰電產業鏈訂單活躍,產業鏈多環節出現產能瓶頸。據國信證券近期調研,6家主流電池廠11月排產138.6GWh,同比增長35%,頭部正極企業排產17.7萬噸,同比增長32%,隔膜、電解液、負極也分別實現30%以上的同比增幅。主要鋰電池材料價格階段性回升,碳酸鋰兩週內上漲0.72萬元/噸至8.06萬元/噸,六氟磷酸鋰上漲46.4%,動力電芯價格上行。企業端,寧德時代、億緯鋰能、中創新航、湖南裕能、萬潤新能、天賜材料、新宙邦、璞泰來、恩捷股份等多家龍頭公司維持滿產高負荷。
煤炭、鋼鐵板塊表現不俗,安泰集團(600408.SH)、釩鈦股份(000629.SZ)漲10%,大有能源(600403.SH)、雲煤能源(600792.SH)、中煤能源(601898.SH)、兗礦能源(600188.SH)上漲。
中信證券表示,預計四季度港口動力煤均價環比上漲或超過15%,煤價高點有望超過850元/噸;焦煤價格也有望維持高位,四季度均價環比上漲或接近200元/噸。若核查超產等供給收縮政策執行力度加強,煤價還有望超預期。在政策、煤價、業績預期均有改善的背景下,板塊四季度反彈具備持續性。
跌幅榜上,創新藥、半導體板塊走弱,三生國?。?88336.SH)跌8.47%,華虹公司(688347.SH)、兆易創新(603986.SH)下挫;白酒、遊戲股亦走弱,完美世界(002624.SZ)大跌超6%,貴州茅臺(600519.SH)下挫。
更多精彩內容,請登陸
財華香港網 (http://www.74sj.com/)
現代電視 (http://www.fintv.com)